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

典型案例



典型案例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典型案例
补益肝肾,滋阴熄风法治疗原发性震颤

原发性震颤肝肾亏虚证治以补益肝肾,平肝熄风(清上补下法)

胡某 , 男 , 55岁。 2011年9月13日初诊。

间断性双手震颤10年,加重三天。

初诊: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双手震颤,在湖北省人民医院就诊,诊断为“原发性震颤”,静脉注射金博瑞后,症状有所控制,后反复发作,睡眠差,多梦,舌淡红苔薄白,脉弦细。既往史:高血压。BP:130/80mmHg。 诊断为“颤证”(原发性震颤),该患者年高体虚且病程日久、肝肾亏虚、水不涵木木火元盛而出现双手震颤,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且肝肾亏虚之征象。治当清上补下,即补益肝肾,滋阴潜阳,方拟六味地黄丸合天麻钩藤饮。处方:天麻15 g,钩藤15g,白芍15 g,当归10g,生地10g,山茱萸15 g,山药20g,茯苓15g , 丹皮10g,石决明30 g(先煎),生龙牡各30g(先煎),珍珠母30g,玄参12g,怀牛膝12g,炒枣仁15 g,合欢皮15 g,生甘草6g 。水煎服 ,日一剂 ,分两次服 。连服两周 。

二诊(2011年9月27日):双手震颤已有缓解,但时有发作,睡眠头昏改善,舌红苔薄白,脉弦细。BP:160/80mmHg 。 处方:守上方加远志10g 。水煎服 ,日一剂 ,分两次服 。连服两周。

三诊(2011年10月11日)间断性双手震颤有所改善,睡眠欠佳,只能睡3—4小时,醒后不能再睡,BP:140/80mmHg 舌淡红苔薄白,脉弦。处方:天麻15g,白芍15g,当归10g,生地10 g,远志10g,山茱萸15 g,山药20g,茯苓15 g,丹皮10 g,石决明30g(先煎),生龙牡各30g(先煎),珍珠母30g,玄参12g,怀牛膝12g,炒枣仁15 g,合欢皮15g,生甘草6g。水煎服 ,日一剂 ,分两次服 。连服两周 。

四诊(2011年10月25日):紧张时双手仍震颤,睡眠较以前改善,能入睡4—5小时,夜尿稍频,舌淡胖苔薄黄,脉弦细。处方:天麻15g,钩藤15g ,白芍15g,当归10g,山茱萸15g,远志10g,山药20g,茯苓15g,丹皮10g,石决明30g(先煎),珍珠母30g(先煎),怀牛膝12g,乌药10g,益智仁10g, 玄参12g ,炒枣仁15g,合欢皮15g,生甘草6 g。水煎服 ,日一剂 ,分两次服 ,连服两周 。

五诊(2011年11月9日)诸症基本缓解,震颤频率减少,睡眠转好,舌红苔薄白,脉沉细。处方:守上方去乌药,益智仁,加杜仲10g,枸杞10g。水煎服 ,日一剂 ,分两次服 。连服两周 。

按:原发性震颤是一种常见运动障碍,又称为特发性震颤。本病以姿势性震颤为特征。患者符合以上诊断,此属中医“颤论”范畴,论属肝肾亏虚型。《医学纲目•颤振》:“颤,摇也、振动也,风火相乘,动摇之象比瘛疭其势为缓。”本患者属木火上盛,肾阴不亢,上实下虚,治法宜清上补下即以天麻钩藤饮平肝熄风,六味地黄汤补益久亏之肾。

医案信息

[医案标题]:凃晋文补益肝肾,滋阴熄风法治疗原发性震颤

中医诊断:(病名)颤证 (证候)肝肾亏虚型

西医诊断:原发性震颤

方 药:六味地黄汤合天麻钩藤饮加减

[辨证要点]:该患者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双手震颤,去湖北省人民医院就诊,诊断为“原发性震颤”。静脉注射金博瑞后,症状有所好转,后反复发作。眠差多梦,舌淡红苔薄白,脉弦细,BP:130∕80mmHg。既往高血压史,诊断为“颤证”(原发性震颤)。该患者年高体虚且病程日久、肝肾亏虚、水不涵木木火元盛而出现双手震颤,肝肾阴血不足,心神失养。故见眠差多梦,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且肝肾亏虚之征象。天麻钩藤饮均入肝经,均有平肝熄风之效。石决明、珍珠母、生龙牡平肝潜阳且有降压之功,怀牛膝引血下行、直折亢阳。诸药相合,增强平肝熄风之力而止震颤。“阴血不足,水火不能制盛火,故为难治”。故方中用六味地黄汤补益久亏之肾水。“久病入络”日久化热成淤,故以玄参滋阴清热,当归活血,缩泉丸温阳缩尿,远志、合欢皮、枣仁养心安神,甘草调和诸药,治以标本兼顾,故获良效。

[疗效]:治疗2月余,诸症基本缓解,显效。


X 关闭
预约挂号操作流程